问道深山去,听禅紫气来。

《大众传播学1541》17秋在线作业1

阅读:125 更新时间:2018-03-15 21:42:21

《大众传播学1541》17秋在线作业1-0001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是属于( )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。
A.社会责任理论
B.“知识沟”理论
C.直接强力效果论
D.培养分析理论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“把关人”概念的提出者是( )
A.施拉姆
B.拉斯韦尔
C.卢因
D.李普曼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.机械抽样又称为( )
A.简单随机抽样
B.等距随机抽样
C.分层随机抽样
D.整群随机抽样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.明确提出传播媒介是“拟态环境”的构筑者观点的是( )
A.施拉姆
B.李普曼
C.戈夫曼
D.拉扎斯菲尔德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5.首次完整提出5W模式的学者是( )
A.施拉姆
B.拉斯韦尔
C.卢因
D.霍夫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6.在《启蒙的辩证法》中,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以“文化工业”术语取代( )
A.通俗文化
B.精英文化
C.商业文化
D.大众文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7.在购物、时尚和娱乐等领域,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( )
A.生活阅历
B.社交性
C.社会经济地位
D.受教育程度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8.通过解释与评论,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,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( )。
A.环境监测功能
B.社会协调功能
C.文化传递功能
D.娱乐功能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9.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由( )提出的。
A.赖特
B.卢因
C.施拉姆
D.霍夫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0.考察媒介对少数“议题”的强调是否会引起公众对这些“议题”的重视,这是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的( )
A.认知模式
B.显著性模式
C.优先顺序模式
D.感知模式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1.电影《南京!南京!》播映后,有的观众喜欢,有的观众批评。这是( )
A.选择性注意
B.选择性接触
C.选择性理解
D.选择性记忆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2.信息接受者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,以便得出它的含义,这一过程称为( )
A.编码
B.代码
C.译码
D.符码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3.小型座谈、小组讨论等类似的方式是属于( )
A.群体传播
B.组织传播
C.大众传播
D.自我传播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4.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息论基本问题的学者是( )
A.申农
B.维纳
C.布里渊
D.施拉姆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5.开展关于“说服与态度改变”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( )
A.霍夫兰
B.拉扎斯菲尔德
C.罗杰斯
D.拉斯韦尔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6.在社会政治问题上,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( )
A.生活阅历
B.社交性
C.社会经济地位
D.受教育程度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7.诺依认为,现代信息社会中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,能产生( )
A.共鸣效果
B.累积效果
C.遍在效果
D.逆反效果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8.以数据为基础,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。这种理论建构方式是( )
A.归纳理论
B.演绎理论
C.机能理论
D.模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9.社会责任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,符合下面哪种控制模式( )
A.君主独裁式
B.自由放任式
C.自我约束式
D.国家统管式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0.一段时期内视听率的变化,能够反映和说明某广播电视媒体的问题所在。这体现了反馈的什么特点( )
A.延迟性
B.间接性
C.代表性
D.累积性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1.15世纪西方出现的手抄新闻信札主要用来报道( )
A.西方宫廷趣闻轶事
B.民间传闻故事
C.商业政治信息
D.社会娱乐信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2.报告会、演讲会、展销会等方式是属于( )
A.群体传播
B.大众传播
C.组织传播
D.自我传播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3.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,这是这是大众传播的( )
A.环境认知效果
B.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
C.社会行为示范效果
D.视野制约效果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4.按照媒介赋予的“语义”加以理解,这是( )
A.对抗式解读
B.妥协式解读
C.同向解读
D.逆向解读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5.首次明确使用了“大众传播学”概念的著作是( )
A.《宣传?传播?舆论》
B.《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》
C.《大众传播学》
D.《舆论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6.现代机械印刷开始的标志是( )
A.谷登堡印刷《圣经》
B.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
C.隋代的雕版印刷
D.中国的木活字印刷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7.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处于哪种关系( )
A.上下级关系
B.平等关系
C.互动关系
D.控制与被控制关系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8.西方传播学界成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( )
A.雕版印刷发明的隋代
B.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的宋代
C.谷登堡印刷机械印刷的1456年
D.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17世纪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9.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,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、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,称为( )
A.把关人
B.意见领袖
C.控制者
D.编码者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0.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( )
A.拉斯韦尔
B.施拉姆
C.拉扎斯菲尔德
D.卢因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1.“使用与满足”过程的基本模式提出是( )
A.《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》
B.《大众传播效果》
C.《人民的选择》
D.《个人的影响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2.创立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广播台的国家是( )
A.美国
B.法国
C.英国
D.德国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3.“知识沟”理论的反命题是( )
A.下限效果假说
B.上限效果假说
C.有限效果论
D.沉默的螺旋假说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4.物价上涨信息引起的抢购风潮,这是属于传播效果的( )
A.短期的预期效果
B.短期的非预期效果
C.长期的预期效果
D.长期的非预期效果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5.世界电视事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新阶段是( )
A.20世纪40年代
B.20世纪50年代
C.20世纪60年代
D.20世纪70年代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6.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,使大众传播内容更具有吸引力,这一策略的依据是( )
A.个人差异论
B.社会分类论
C.社会关系论
D.靶子论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7.对媒介的经济控制的关键是( )
A.通过立法
B.操纵新闻
C.拥有媒介的所有权
D.广告控制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8.传播学的诞生地是( )。
A.英国
B.法国
C.美国
D.日本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9.“二级传播理论”的创建者是( )
A.拉斯韦尔
B.施拉姆
C.李普曼
D.拉扎斯菲尔德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0.在战争环境中,敌对双方的宣传均以是否有利于己方利益为依归。这时,新闻的环境监测功能便会因利益冲突而减弱以至消失。这表明了大众传播功能的( )
A.暂时性
B.适应性
C.多变性
D.功利性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如果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标准,可把信息分为( )
A.潜在信息
B.先验信息
C.实得信息
D.主观信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下列哪些是属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( )
A.艺术性原则
B.标准化原则
C.合理性原则
D.科学性原则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.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以下哪几个时期( )
A.口头传播时期
B.文字印刷传播时期
C.电子传播时期
D.数字化传播时期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.报纸的主要长处有( )
A.信息容量较大
B.保存信息的力量强
C.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
D.报道新闻的时效性很强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5.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( )
A.历史的观点
B.机率的观点
C.实证的观点
D.系统的观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6.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主要有( )
A.推理模式
B.比较模式
C.问卷模式
D.访谈模式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7.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( )
A.霍克海姆
B.阿多诺
C.马尔库塞
D.哈贝马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8.在传播学研究与发展中,形成的理论建构的类型有( )
A.归纳理论
B.演绎理论
C.机能理论
D.模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9.传播过程的三大基本模式是( )
A.线性模式
B.控制论模式
C.社会系统模式
D.图像模式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0.以下关于麦克卢汉的著作是( )
A.《媒介即讯息》
B.《媒介通论:人体的延伸》
C.《帝国与传播》
D.《传播的偏倚性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推荐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