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代汉语(上)》22春平时作业3-0000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“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,其余则熙熙而乐”(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),句中的“盖”
是
A.表示原因
B.引发下文
C.表推测
D.表示肯定语气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2.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,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
A.名词前置
B.动词后置
C.宾语前置
D.宾语前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3.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( )
A.阙掘咏詠
B.沽酤预豫
C.賸剩笋筍
D.陈阵泪淚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4.《康熙字典》是在明代梅膺祚的《字汇》和张自烈的( )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。
A.《辞海》
B.《词诠》
C.《辞源》
D.《正字通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5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“.”的词为同义项的是
A.①楚一言而定三国,我一言而亡之(《左传.僖公三年》)②不许楚言,是弃宋也(《左传.僖公三年》)
B.①从许子之道,则市贾不贰(《孟子.许行》)②五谷多寡同,则贾相若(《孟子.许行》)
C.①淮西寓军帅尹少荣,刚直士也(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)②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(《孟子.寡人之于国也》)
D.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(《孟子.许行》)②继之以规矩准绳,以为方圆平直(《孟子.离娄上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6.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( )
A.信武果
B.取尖安
C.从休亡
D.朝高回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7.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,属于词义转移的是( )
A.臭:气味——秽气
B.子:子女——儿子
C.钱:农具——货币
D.河:黄河——水系总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8.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( )
A.知智 益溢
B.早蚤 昏婚
C.莫暮 反返
D.信伸 畔叛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9.“长驱之齐,晨而求见,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”(《战国策·齐策》)中,名
词“衣”的用法是
A.使动用法
B.意动用法
C.用作一般动词
D.用作形容词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10.“天下苦秦久矣”(《史记.陈涉世家》),句中的“矣”的作用是
A.表已然
B.表将然
C.表感叹
D.表疑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用“如何”、“奈何”、“若何”询问方法的句子是
A.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(《诗经.伐柯》)
B.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:“奈何绝秦欢?”(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)
C.伤未及死,如何勿重?(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)
D.晏子曰:“子将若何?”(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)
E.武安君言曰:“秦不听臣计,今如何矣!”(《史记.白起王翦列传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
2.古代的史官是
A.太史
B.著作郎
C.修撰
D.编修
E.校书郎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,C,D
3.下列各组字中,采用古今字中笔画简单的古字作为简化字的是
A.鬥——斗
B.後——后
C.網——网
D.鬚——须
E.計——计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
4.“数吕师孟叔侄为逆”(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),句中的“叔”的词义是
A.本义
B.引申义
C.假借义
D.叔父
E.拾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
5.下列各句中,含有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而前置的是
A.彼且恶乎待哉?(《庄子.逍遥游》)
B.彼且奚适也?(《庄子.逍遥游》)
C.沛公安在?(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)
D.公曷为出若言?(《晏子春秋》)
E.谁为为之?孰令听之?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,D,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虽然:表让步连词“虽”(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“虽然”)与代词“然”搭配使用,意为“虽然这样”,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
A.正确
B.错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2.“其徒数十人,皆衣褐。” 褐(hè):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,为当时贫苦人所穿
A.正确
B.错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3.《说文解字》依据小篆的结构,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4.“苟富贵,无相忘”(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),“子无敢食我也”(《战国策·赵策》),两句中的“无”相同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5.“敢问何谓也?”敢:表敬副词,表自谦,有大胆,冒昧的意思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6.“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毛之美,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”(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),
句中“举”是动词,“抬头”的意思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7.“所”+动词——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8.“故百王之法不同”(《荀子.王霸》)中,“王”读阳平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9.古代的“行”相当于现代的“走”,古代的“走”相当于现在的“跑”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10.“姜氏何厌之有?”宾语前置句。用代词“之”复指宾语“何厌”
A.正确
B.错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