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道深山去,听禅紫气来。

22秋4月中传媒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作业考核-00001

阅读:29 更新时间:2023-03-22 02:01:36

22秋4月中传媒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作业考核-00001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(     ) 。
A.地理环境
B.生产劳动
C.社会环境
D.社会意识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(     )。
A.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
B.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
C.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
D.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.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,就必须承认(     ) 。
A.真理具有客观性
B.真理具有相对性
C.真理具有全面性
D.真理具有具体性
正确答案:false

4.事物的质变是指 (     ) 。
A.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
B.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
C.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
D.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5.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(     )。
A.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
B.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
C.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
D.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6.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(     )。
A.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
B.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、有强大生命力
C.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
D.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7.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,这是(     ) 。
A.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
B.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
C.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
D.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8.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(     ) 。
A.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
B.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
C.质变中有量的扩张
D.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9.事物的质是指 (     )。
A.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
B.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
C.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
D.事物的规模、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0.在生活和工作中,凡事要掌握分寸,坚持适度原则,防止“过”和“不及”。这在哲学上符合 (     ) 。
A.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
B.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
C.“两点论”和“重点论”相统一的原理
D.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1.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(     )。
A.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
B.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
C.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
D.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2.真理的发展是一个(     )。
A.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
B.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
C.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
D.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3.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(     ) 。
A.类人猿的生理结构
B.类人猿的生活特点
C.生产劳动
D.气候变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4.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,指的是(     )。
A.全部自然界
B.劳动资料
C.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
D.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5.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(     ) 。
A.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
B.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
C.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
D.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6.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(     )。
A.对立统一规律
B.质量互变规律
C.否定之否定规律
D.联系和发展规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7.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(     )。
A.真理是有用的,谬误是有害的
B.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,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
C.真理是相对的,谬误是绝对的
D.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8.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(    ) 。
A.正确反映
B.歪曲反映
C.颠倒反映
D.否定反映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9.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(     )。
A.客观物质性活动
B.自觉能动性活动
C.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
D.社会历史性活动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0.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,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,这是一种(     ) 。
A.形而上学的观点
B.唯物辩证法的观点
C.相对主义的观点
D.经验论的观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1.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(     ) 。
A.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
B.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
C.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
D.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2.规律是 (     ) 。
A.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、本质的必然的联系
B.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、偶然的间接的联系
C.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、表面的可能性联系
D.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、形式的非本质联系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3.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(     )。
A.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
B.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
C.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
D.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4.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(     )。
A.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
B.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
C.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
D.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5.“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,而是过程的集合体。”这句话是一种 (     )。
A.唯物辩证法的观点
B.唯心主义的观点
C.形而上学的观点
D.相对主义的观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6.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这主要是因为(     ) 。
A.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
B.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
C.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
D.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7.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,要看它(     ) 。
A.能否满足人的需要
B.能否被多数人认可
C.能否付诸实践
D.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8.“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,在一定意义上,肯定就是否定。”这是一种(     )。
A.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
B.唯物辩证法的观点
C.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
D.形而上学的观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9.解放思想,就是要(     )。
A.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,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
B.不受任何约束,做到随心所欲
C.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,重新评价一切
D.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,坚持实事求是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0.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(     )。
A.事物的度
B.事物质的规定性
C.事物量的规定性
D.事物的特殊矛盾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1.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(     ) 。
A.视为精华全部继承
B.视为糟粕全部抛弃
C.应保留一半,抛弃一半
D.批判继承,推陈出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2.作为辩证的否定的“扬弃”是 (     )。
A.既保留又继承
B.彻底抛弃
C.既克服又保留
D.矛盾的调和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3.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(     )。
A.制造使用工具
B.具有宗教信仰
C.具有语言文字
D.具有思想意识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4.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(     )。
A.事物数量的增加
B.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
C.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
D.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5.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,可以(     ) 。
A.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
B.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
C.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
D.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6.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(     )。
A.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
B.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
C.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
D.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7.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,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。这是因为(     ) 。
A.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,真理是不断发展的
B.真理是具体的,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
C.真理就是客观规律,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
D.真理具有客观性,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8.庄子说:“是亦彼也,彼亦是也。”这是一种 (     )。
A.唯物主义观点
B.唯心主义观点
C.形而上学观点
D.相对主义观点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9.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(     ) 。
A.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
B.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
C.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
D.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0.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(     ) 。
A.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
B.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
C.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
D.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下列各项属于革命的客观形势的有(     )。
A.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
B.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异乎寻常地加剧
C.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
D.革命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建立及其正确领导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(     )。
A.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
B.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、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
C.政治上层建筑对人们的思想观点有很大的影响作用
D.政治上层建筑最为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,D

3.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“纯粹的”意识,“精神”从一开始就很倒霉,注定要受物质的‘纠缠’,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、声音,简言之,即语言。这说明(     )。
A.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、精神
B.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
C.语言是现实的意识,是意识的表现形式
D.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,C

4.阶级斗争是指(     )。
A.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
B.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
C.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
D.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

5.爱因斯坦说:“想象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,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严格地说,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。”科学的想象(     )。
A.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
B.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
C.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
D.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,C,D

6.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,它们分别是 (     )。
A.主观唯心主义
B.客观唯心主义
C.人本主义
D.科学主义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

7.下列哪些制度、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(     )。
A.清真寺
B.《红楼梦》
C.化工厂
D.生产资料所有制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

8.人民群众的活动,要受到现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,条件有(     )。
A.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
B.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
C.政治、思想道德水平
D.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,C,D

9.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,其表现有(     )。
A.物质生产的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
B.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
C.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
D.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,C,D

10.“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”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(     )。
A.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
B.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
C.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
D.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

推荐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