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道深山去,听禅紫气来。

《古代汉语(上)》22春平时作业2-00001

阅读:21 更新时间:2023-02-10 02:02:04

《古代汉语(上)》22春平时作业2-00001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( )
A.孟尝君顾谓冯谖。
B.天帝使我长百兽。
C.途有饿莩而不知发。
D.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下列各句中,有名词作状语表示依据的是
A.今君有区区之薛,不拊爱子其民,因而贾利之。(《战国策·齐策》)
B.倡优畜之,流俗之所轻也。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
C.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(《列子·说符》
D.每韵为一帖,木格贮之。(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.“黔无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至则无所用,放之山下”(柳宗元《黔之驴》),句 中“则”的作用是
A.表示承接
B.表示假设
C.表示转折
D.表示让步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.“用此观之,然则人之性恶明矣”(《荀子.性恶》),句中的“用”的作用是
A.表示凭借
B.表示原因
C.介绍对象
D.表示使用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5.“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”(《墨子·公输》),句中的“之”是
A.表修饰限制
B.作宾语前置的标志
C.突出介词结构
D.表补充关系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6.“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”(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),句中“矣”的作用 是
A.表已然
B.表将然
C.表感叹
D.表疑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7.下列各句中,“焉”的意思相当于介词结构“于此”的是
A.子女玉帛,则君有之
B.羽毛齿革,则君地生焉(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)
C.姜氏欲之,焉辟害(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)
D.我二十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(《左传.僖公二十年》)
E.制,岩邑也,虢叔死焉(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8.下列句子“責”用本义的一句是
A.亦恐二世誅之,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
B.責畢收,以何市而反
C.躬自厚而薄責於人
D.尚不覺寤而不自責,過矣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9.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”(《韩非子.五蠹》),句中的“以”的作用是
A.表示原因
B.表示时间
C.表示凭借
D.表示依照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0.下列各组形声字,声符相同的一组是( )
A.问闷
B.福祈
C.通过
D.江河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下列句中,含有定语后置的句子是___.
A.《诗》云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 ”夫子之谓也。(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)
B.将吊不暇,何贺之有?(《国语•晋语》)
C.生长松之千尺,产灵芝而九茎。(欧阳修《祭石曼卿文》)
D.带长铗之陆离兮,冠切云之崔嵬。(屈原《涉江》)
E.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(《荀子•劝学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D,E

2.下列句中,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___.
A.尔贡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征;昭王南征而不复,寡人是问。(《左传•僖公四年》)
B.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。(同上)
C.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(《论语•子罕》)
D.颍考叔曰:“敢问何谓也?”(《左传•隐公元年》)
E.夫子闻之,曰:“谁与,哭者?”(《礼记•檀弓上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,D

3.“报”和“告”的不同是
A.轻重程度不同
B.涉及对象不同
C.语法功能不同
D.动作情态不同
E.感情色彩不同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B

4.“孰与”表示比较的句子是
A.庄王曰:“子去我而归,吾孰与处于此,吾亦从子而归尔。”(《公羊传.宣公十五年》)
B.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?(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C.大王自料,勇悍仁孰与项王?(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)
D.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?(《论语.颜渊》)
E.我孰与萧何、曹参、韩信贤?(《汉书.陆贾传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,E

5.下面各句中的“好”,其意义与今相同的是
A.鬼侯有子而好。(《战国策.赵策》)
B.选好穗绝色者。(《齐民要术.收种》)
C.沛公不好儒。(《史记.郦食其列传》)
D.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。(汉乐府《陌上桑》)
E.肉好皆有周郭。(《汉书.食货志》)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,C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,我们会发现古代汉语的有些句子成分经常不出现。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省略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2.“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,乃知尔丑。”丑:丑陋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3.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”(《战国策.齐策》),句中的“城北.美丽”均为古 今传承词中的“古今义同词”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4.《说文解字》依据小篆的结构,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5.块状笔画主要见于甲骨文,到西周晚期的金文,基本上不用块状笔画了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6.“晏子受礼,叔向从之宴,相与语”(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)中,“语”读去声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7.“梁上双飞燕,翩翩雄与雌”(白居易 《燕诗示刘叟》),句中的“翩翩”是叠音词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8.“人不难以死免其君,我戮之不祥”(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中,“免”为“免除国君受 害”的意思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9.“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”陈:陈列,摆出来。列:位次,职务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10.谷—榖、听—聽,使用的是相同的简化方法。
A.错误
B.正确
答案请点我要此答案,或联系QQ

推荐信息